其他新闻栏目
孩子
转载新闻
研学
学生军训

培养孩子的长效性自控力、学习积极性与成长动机(下)——《育儿可道》第七章〈自我控制〉27节〈平衡压力与意志力的有效办法〉

时间:2018-12-28

幼儿时期天使般的孩子逐渐演变成一个问题小孩(典型差生),到后期的蜕变、不断努力变成更好的自己。短文《一起长大》引发强烈共鸣后,我重新执笔,以“凡品”为笔名,按“一起长大——感悟真善美——沟通顺畅——内在驱动力——全新思维——决胜未来的六大能力——自我控制——探寻生命的意义——培养独立人格”,本书《育儿可道》共九章31节(本公众号每周出2节),阐述我对新时代家庭教育的独特观点与解决方案。从心理学、行为科学与社会科学等多角度,以全新思维探讨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培养内在驱动力与学习积极性,培养跨界能力与独立人格。用未来的眼光看现在,思考教育的终极目标;而不以历史的经验断明天,停留在苹果还只是水果的旧时代教育观。本文为《育儿可道》第七章〈自我控制〉27节〈平衡压力与意志力的有效办法〉。


27 平衡压力与意志力的有效办法


正如本章内容的前两节所述,意志力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但意志力又是有极限的。面对竞争,承受压力是不可避免的,但压力同时又是意志力的死敌,它会消耗意志力能量。既然如此,那么我们最好能找到平衡压力与意志力的有效办法,使意志力能量长期有效的存续下去,以确保孩子的人生能获得长期稳定的幸福。

金钱等外部奖励以及目标达成所获得的战利品无法使一个人持续保持意志力。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多个心理学研究生共同完成的一项研究证明:在完成某个目标过程中所取得的进步,往往会反过来刺激人们做出妨碍继续完成目标的行为,取得进步可能会使我们放弃曾经为之奋斗的东西。当人们取得进步的时候,大脑就停止了思维进程,而这个思维进程正是推动人们追求长远目标的关键。而更加糟糕的是,那个放纵自我的声音幽灵般地出现在脑海里,人们就会转而关注那些还没有得到满足的目标,正如很多孩子考上理想的大学以后,就开始关注中学阶段未曾玩过的网络游戏。心理学家把这个现象称之为“目标释放”,即曾经克制的目标会变得更加强大,诱惑也会变得更加难以抵挡。

这不是取得进步本身的问题,问题在于取得的进步给人们带来的感觉。人们在坚持现实目标的时候,总在寻找停下来的理由,因为毕竟为目标而奋斗是艰辛的,甚至需要为此忍受难耐的寂寞。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知识迭代加剧,大学早已不该是学习的终点,而是人生才刚刚开始,唯有持续不断地努力才能赢得未来。为了现实的短期目标而承受过大的压力是很危险的,在这种状态下,关注目标的同时可能会使人们离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越来越远。而当人们需要接受持续不断努力的更大挑战时,最能让人坚持下去的并非外部奖励或者自己的现实目标与战利品,而是获得成功以后能为别人带来什么好处,这才是生命的真正意义所在。“为社会创造价值”既是人类的本能,也是人类对未来最高境界的憧憬,是金钱与地位的外部奖励所不可比拟的,是一种崇高的理想。自古以来,要想取得伟大成功都需要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而不是短期压力爆发出来的力量,能使人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都不是为自己获得现实利益,而是为社会做出某种贡献。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精神力量,在物质生活已经相当充裕的当下,缺乏这种精神力量是难以坚持下去的。

尽管古今中外都有数不清的为了远大理想而奋斗终生的例子,为了在现实生活中检验上述观点的科学性与可靠性,一方面我以自己工作中呈现出来的意志力为依据,一方面也引导孩子努力塑造远大理想,以尝试是否可以长期有效的保持意志力能量。当孩子在处理寝室卫生与就寝纪律问题时,以及研究学生寝室床板受潮原因与解决办法获得成功后,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成就感与价值感果真使孩子表现得更加积极上进。尽管这种贡献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我仍然在孩子的表现中发现,“为别人带来好处”的意义感确实给孩子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与意志力能量,至少目前看来已经超越了在自己学习成绩上取得成功更能表现出强劲的力量。然而随着高考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长期高压状态下的身心疲惫感仍不可避免。

心理学家在研究压力、焦虑、罪恶感对自控力的影响时发现,情绪低落会使人屈服于外界的诱惑,而且经常以令人吃惊的方式屈服,这就是很多孩子学习以及其他方面受挫时而失去自控力的主要原因。成年人的世界里也一样,香烟盒上令人恐惧的死亡警示不仅没有使人少吸烟,反而让烟民更渴望香烟,经济危机的时候会让人更想购物,家庭条件越是一般的人越喜欢炫富与攀比,会花费大量的金钱去买一套名牌服装或者新上市的苹果手机,以得到虚荣心的满足。这似乎很不符合逻辑,但人性就是这样。

压力会使人们表现出愤怒、悲伤、自我怀疑、焦虑等消极情绪,会使人们的大脑进入寻找奖励的状态。但人们面对压力时,面前的所有诱惑都变得更有诱惑力。压力会把人们引向错误的方向,让人们失去了理性,而被本能所支配。因此,科学家们强调:当我们面对强大的压力时,如果想避免压力导致的意志力失效,我们就需要找到一种方法,让自己既快乐又不屈服于诱惑,我们需要放弃一些自我控制的策略,比如罪恶感和自我批评,它们不会发挥长期效果,因为这些东西只会让我们情绪更低落。

美国心理学家协会的一次全民普查报告显示,最有效的解压办法包括:锻炼或参加体育活动,祈祷或参加宗教活动,阅读、听音乐、与家人朋友相处、按摩、外出散步、冥想或做瑜伽,以及培养有创意的爱好。最没效果的缓解压力的方法则包括:赌博、购物、吸烟、喝酒、暴饮暴食、玩游戏、上网、花两小时以上看电视或好莱坞大片。

为了找到缓解高考应试带来压力的有效办法,我尝试着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解压的方法。在初中二三年级的时候,因为孩子刚刚摘掉“差生”的帽子,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追赶中考需要的分数,那两年我主要在作业间隙陪伴孩子做一些运动,比如中考需要应试的引体向上、俯卧撑、跳绳、1000米跑步,我们基本坚持每天一练。上了高中以后更是压力山大,不过好在孩子学习成绩的位次排名已经基本追到了重点线,并且平时住校学习压力已经够大。尽管大多数孩子周末与节假日在培训班补课,但我们始终没有卷进这种可能导致恶性循环的漩涡,而是在家自学并适当参加社会实践。

上了高中以来,除了寒暑假让孩子跟着我上班,写完作业帮忙搞搞卫生,也向叔叔阿姨们学习点课外知识。周末则除了完成家庭作业,让孩子有计划地安排了玩音乐、运动的时间,以及每个周末允许玩两局视频游戏,总的游戏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内,让孩子适当放松以缓解长时间写作业导致的大脑疲劳与精神压力。每周我会有意识地筛选电视或手机上看到有价值或在当下有教育意义的新闻,只要周末没出门,我都会与孩子就这些社会话题展开讨论,以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例如中西方文化、互联网、共享经济、中美贸易战等,我们什么都聊什么都讨论,话题多而杂、广而深。

特别是有关人工智能方面,近两年人工智能成了最热门的话题,一个个专家的发言都让人对未来的竞争更加担忧,因为机器将取代大量的人力劳动。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预判未来,积极的武装自己而不是增加心理压力而导致焦虑的低落情绪,我们各自准备材料,展开激烈的辩论。经过辩论,孩子根据AI技术的现有状况,以及可能的发展趋势,形成对未来发展的自我认知与判断,使自己对未来的竞争状况胸有成竹。

针对热门社会话题的讨论,有利于孩子更好地了解社会并对身边发生的事情感兴趣,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而不是只有辛苦地为了面包与奶酪。讨论不仅使孩子增长了知识,也能更加全面地思考学习与生活的意义:使自己强大起来可以力所能及地改变世界的点滴。即使成年人的世界里已经充满了现实主义与拜金主义价值观,但孩子的世界里还是拥有美好的一面,我们不应该以自己的浮躁使孩子变得世俗与功利。拥有这些理想是便拥有一股伟大的力量,它可以使孩子更加积极乐观,看到美好的一面就能对未来充满信心,以抵消压力带来的低落情绪。

一个人活着的最终目的并非金钱与地位,真正能使人长期保持意志力的是对未来充满憧憬,“充满希望”才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驱动力。在这个物质生活相对充裕的时代,物质财富不再是孩子们能拥有幸福感的主要来源,人类幸福感的主要来源是因为获得希望、有价值、有意义。因此,长期的压力可能使意志力消耗殆尽,而运动、快乐、充满理想与人生的意义感则是平衡学习压力与长期意志力的有效办法。

请继续关注公众号,期待下一篇文章:《育儿可道》第八章〈探寻生命的意义〉28节〈理想与目标〉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邮箱(583358621@qq.com)也可拨打我们的联系方式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