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开启终身学习之旅。
作者 | 马贝格 文源 | 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编辑 | Myra
“每一个有拖延习惯的儿童背后,总有一个事无巨细为其整理收拾的妈妈。”孩子人格的形成,受其家庭环境尤其是父母的教育教养方式的影响。
因为儿童不成熟,所以,给予他们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儿童的教育和成长需要成人给予一定的关注和引导。
而最让家长困扰的是,即使很用心,但孩子的成长仍然不够理想。
为什么?最大的原因是我们对儿童教育的无知。
著名的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儿童的人格教育》中给出了具体的理论和方法,值得家长们仔细阅读。他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美国正面管教协会认证高级导师,从事正面管教培训工作30多年,有20多年学校教学工作的经验,教授过小学到高中的学生、特殊儿童、高风险儿童……,他的个体心理学影响了很多人。
《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是世界教育名著,作者从个体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儿童教育问题,从“人格的统一性”、“自卑感”、“优越感”,“社会情感”,这几个贯穿始终的关键词,来解读儿童行为背后的心理。
我们跟着作者的理论,来了解儿童的心理历程,会很深刻地明白,如何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
不要总关注孩子的缺点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爱磨蹭的孩子,会被父母一直提醒催促加快速度,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家长,则总是为孩子的学习而苦恼。
我们在关注孩子的行为时,往往总是更关注于其缺点。
如果我们的孩子多次重复犯一个错误,我们就会不自觉地将这个问题放大,甚至带有偏见地看待小孩,从而使用比较严厉的手段来惩罚孩子的错误行为。
比如一个孩子多次在吃饭的时候拖拉,家长们会说:“我家孩子不喜欢吃饭,吃饭习惯不好”,并会将注意力集中在此,如果孩子达不到家长的要求,家长会批评,甚至给予惩罚。
其实,比起惩罚,我们更应该去探讨孩子多次发生这些错误背后的根源。
对缺点的夸大关注,就像我们听音乐时,总是过分看待单个新音符的重要性,把它从整段旋律中隔离了出来,而没有从整段地音乐中去看待它。
儿童的每一个行为都表达了其全部的生活和个性人格。
儿童人格统一性的发展就是行为和行为的表现方式协调统一为一个单一模式,这在儿童幼年就开始了。
而这个现实通常会被大多数人所忽略。
家长应该对孩子追求优越感
给予正确引导
作者讲了一个14岁小男孩的案例,当被问及他自己的童年印象时,小男孩回忆说,在6岁的时候意识到自己还不能吹口哨,他感觉极为痛苦。
可是某一天当他走出自己家时,他突然成功地吹了口哨,他感觉非常惊奇,以至于相信这是上帝附身,让他吹口哨。
这个案例清楚地表明一种心理学事实:人们对于优越感和成功的不懈努力,而这种努力自然与自卑感直接相关。
这个心理学反映在现实中,会出现两种情况,“优越情结”与“自卑情结”。
有的孩子会渴望追求卓越,但很多时候他们将需求转向别人的认同,从而可以表现自己,希望自己特别亮眼,用“非凡”的动作去取悦他人。
如果一个孩子处处要别人肯定,并非他认为自己不好,而是他不愿平凡。
儿童的这种努力向上的愿望越强烈,他们给自己设定的目标也就越高,并以此来寻求可以证明自己具备这种较高能力的证据。
但是这些能力往往超出了人类的能力范围,于是他便勾勒出一幅近似于上帝的蓝图,想象自己无所不能。
作为家长,我们要学会引导孩子,告诉孩子:“你不需要‘变得特别’才能与众不同,你本身就是独一无二的”。
而且,如果我们以一种温和、关爱和理解的方式来培养这些儿童,那么我们总会惊讶地发现,他们会展现出一些我们未曾发觉的智力和能力。
虽然每个家长都明白,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大多数家长对儿童发展依赖于环境给予了错误的解读,尤其是对于多子女家庭来说。实际上,在同一个家庭中,不同的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是不同的。
家长要研究每个孩子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孩子的个性特征,不能公式化地使用同一规则来教育不同的儿童。
尤其是当儿童出现令人不满意的状态时,最好要记住,决不能粗暴、盲目地对待孩子,相反,家长应该总是鼓励他们,试图向他们解释现实生活的意义,这样,在他们的自我幻想和现实世界之间,就再也不会存在巨大的鸿沟。
正确对待孩子的自卑心理
如果家长没有正确看待和引导孩子的优越感心理,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有的孩子会出现生理问题,其实,这是他自卑感的表现。
尤其是当孩子在争取优势的进程中困难重重,或者对器官劣势的心理反应严重到难以承受的地步时,就会有自卑感。
作者举了一个14岁孩子的事例,从小备受家人关注的他,在渐渐长大后,发现自己受到的关注度减少,便出了一个新花招,就是口吃。
因为他发现通过口吃,他可以将本来消失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回来了,在学校也是如此。因为口吃,他发现老师要花很多时间在他身上。
实际上,口吃是他想赢回优越感的自卑行为。
这时的自卑感是一种反常的、过度的情结,它必然促使人们寻求可以轻易就获得的补偿,以及表面上的满足感。
与此同时,由于这种过度的自卑感放大了困难,使人们知难而退,从而成为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学会让孩子正确对待自卑是一堂很重要的课程,因为一个人对待自卑的不同态度,将决定了他人生的喜乐与悲苦、成功与衰败。
如何引导孩子的自卑状态呢?
首先必须增加他们的勇气,使他们相信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其次还要以一种富有同情心的态度和他们建立起友好关系。
再次,利用这种友好关系来鼓励孩子,使他们对自己的精神和身体力量充满信心,相信只要自己勤勤恳恳,坚持不懈,勇于实践及充满勇气,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取得进步和成就。
在儿童的教育过程中,最大的错误就是父母或教育家给正处于迷途的儿童预言了一个恶意的结局。
永远不要去相信,我们羞辱或奚落一个孩子就可以影响他真的改善自身的行为。
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
阿德勒认为,人类在一定程度上必须依赖集体才能取得成就。所以,我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生活风格通常形成于他四五岁时。在这段时间,家长必须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以及适应社会所必要的灵活性。
在他五岁时,他对自己的生活环境的态度通常已经成形固定,而且在他余下的生命中几乎保持相同的态度和方向。
他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仍然保持不变,他会陷入自己感知的范围内而无法自拔,不断地重复他最初的心理机制,重复这种心理机制所导致的行为。此时,社会情感被限制在个体的精神视野范围内。
◎仔细观察孩子入学时的表现
了解孩子的社会感情的一个好方法,是仔细观察他入学时的表现。刚进校门,孩子迎来了一个对他最早和最严峻的考验。
理想的学校应该是连接家庭和广大现实世界的中介物。它不仅提供书本知识,而且还应该是一个传授生活的学问和生活的艺术的地方。
如果父母没有教育好孩子如何与他人接触,那么,孩子进入学校时就会感觉落落寡合,孤立无援。
他们因此会被视为古怪的孩子。这样,孩子从一开始就感到孤立无援、束手无策,这样的状态会随着时间变得越来越厉害。
他们的成长由此受到压抑,他们也就变成行为问题儿童了。
家长通常会把这种情况的出现归咎于学校,其实,学校只不过引发了家庭教育的潜在问题而已。
家长需要做的是,让孩子练习怎样与人打交道,培养孩子跟他人友好交往的能力。
小孩到了 3 岁,就得安排他们和其他孩子一道玩耍,使他们不至于惧怕生人。
否则,以后孩子与人交往时就会变得局促不安、脸红,对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敏感异常,并且对他人会产生敌视态度。
通常那些被宠坏的孩子才会有这种特征,这些孩子总想着“排挤”他人。
◎避免过分宠爱呵护
每一个新的环境都可被视为对儿童的准备能力的一种测试。
“小孩没有养成整齐清洁的习惯”——这意味着母亲经常为他做事。
“他总是很腼腆”——这意味着孩子对家里依恋很重。他仍会有受到父母过分宠爱或者呵护限制的感觉。这加深了孩子应付新环境的难度。
但父母都习惯性地认为自己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事”“这些太危险,不要去做”,事无巨细地过问孩子的每一件事情,什么事情都不肯放手让孩子去做,“你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或者“这样不行,那样才可以”。
打着疼爱孩子的名义,过度地干涉孩子的生活,把孩子作为弱者对待,容易扼杀孩子的思维发展和行动能力。
如果父母较早就注意矫正这些特征,那么,孩子以后长大成人就可免去许多麻烦。
如果一个孩子在头三四年里受到良好的培养——和其他孩子共同游戏、参与集体活动——他就不会变得腼腆和以自我为中心。
孤身独处的孩子才会有精神错乱和神经病症——这种人对他人不感兴趣,无法与他人合作。
因此,教育孩子,父母只要从旁守护,主动、亲密地与孩子沟通,不要过度干涉孩子的行为,这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更能养成自立的能力,也更能与社会和谐共处。
不要过度斥责和殴打孩子
作者讲了一个事例,有的孩子在学校犯了错误或者成绩没考好,当家长知道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或者看到孩子的学习成绩单时,往往是给予批评,甚至惩罚。
对于孩子来说,在学校已经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回到家中,父母再严厉责罚,孩子在双重的责罚之下,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他们将不会把糟糕的成绩单或者在学校的不佳表现告诉父母,还可能产生逃学、仿造父母在成绩单上签名等等。
作为家长,当我们对孩子的行为不满,想试图重塑一个孩子的生活模式时,必须以一种最谨慎的态度对待这件事,同时,还要确保这件事有一个正确良好的结果。
一味斥责只会让孩子失去勇气、受到伤害,或许能收到一时的效果,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使孩子越来越我行我素,成为染上恶习的最佳训练方式。
尤其是孩子在学校受到批评,回到家时,阿德勒认为,最好不要殴打孩子。
一个孩子在老师的纠正教育后回到家中,却发现父母的鞭打教育也在等着他们,这将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孩子们经常由于同样的错误而受到两次处罚,而我们认为,惩罚一次就足够了。
阿德勒认为“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们通过体验而学习”,经历能够唤醒沉睡的心灵,只有体验到的才能变成自己的,并且最终成为一种生活态度的彻底改变。
在现代社会中,很多家长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其实,最好的教育,不是给孩子多么充裕的物质条件,以及将孩子送往多么名贵的学校,而是给孩子一个完整的人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对于家长来说,学会了解孩子的心理,要懂得:其实经历就是最好的教育,要花点时间陪伴和引导孩子体验生活。
幸福本身不是你获得多少,而是你感受到了多少。
让孩子感受精神的力量,不仅是让孩子知道你在关心爱护他,而是你真正理解他,知道他的难处,了解他的希望和梦想,鼓励他帮助他,让孩子知道人有尊严有力量,可以突破面前的一切困境,并在相互的关爱中获得完善的人格体验。
作者简介:马贝格,慈怀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曾为记者。愿在柴米油盐中保持一份童心,在岁月长河中学会管理自己。本文首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因书明理,以慈怀道,转载请联系微信号(chenyu19950215)授权。
长按二维码关注,开启终身学习之旅
回复 大礼包 还可免费领取价值千元资源包
— 猜你爱看 —
| |
| |
点这儿,逛原版书!
点好看的人会越来越好看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邮箱(583358621@qq.com)也可拨打我们的联系方式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