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新闻栏目
孩子
转载新闻
研学
学生军训

"让你的孩子努力考7-17名",未来最有出息的是这几种孩子

时间:2019-01-28

前两天,同事儿子离家出走了。


他正上二年级,成绩很好,大考小考几乎都是第一名。


可是,这次考砸了,排到30多名,被老师叫了家长。


同事回家后,狠狠批评了儿子,收走了电视遥控器,还踢散了他搭了一周的乐高积木。


趁妈妈去厨房做饭的功夫,男孩离家出走了。



男孩决定离家出走 / 《小淘气尼古拉》


大家都说,现在的孩子心理怎么这么脆弱,动不动就敢离家出走。


其实,哪里是孩子太脆弱,分明是家长更脆弱。


不允许孩子有失误,逼着孩子每次都考第一名,不正是父母焦虑、脆弱的表现吗?


可考第一名的孩子,长大后就一定会成功、会幸福吗?


不一定。


1


著名作家林清玄曾说:


“我发现很多家长很在意成绩,都想让孩子考第一名,其实,现在世界精英都不是当年的尖子生,他们在班级的排名是第7-17名。


原因就是这些孩子人际关系更好,可以和第一名做朋友,也可以和最后一名做朋友,而且孩子压力小,生活更轻松。


人的价值,更多在于内心 / 《legal high》


我也曾是一个焦虑的家长,小时候的学霸经历,让我对儿子的学习成绩寄予厚望。


谁知,儿子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就给我来了一个“下马威——全班40个人,他排名第32。


那段时间我极度焦虑、失落,偏执地认为儿子没有遗传到我的好资质,没有学习的天赋,未来注定平庸。


于是,我给儿子报了大量的课外辅导班,制定了严苛的学习规划,每晚、每个周末都带着孩子像赶场子一样奔波。


那个原本活泼、快乐的小人儿开始跟我抱怨“妈妈,好累,还时不时地悄悄叹气,眼神也没有了以前的光彩。


不久,儿子患上了轻度多动症,出现了自卑、抑郁的倾向,我才开始反思自己,放慢了节奏,不再逼迫他。


后来,成绩不好的儿子竟然当选了班级“读书小代表,代表班级参加了跳绳比赛,还被全班同学评为助人为乐的“阳光小少年……


虽然他还是没能考第一名,但我能感觉他每天都像一颗小禾苗,在努力地长高、长壮。


这就足够了。


健康比成绩重要,快乐比成绩重要,平凡和普通,从不妨碍孩子拥有自己的小确幸。


2


曾做过教师的马云也说:


“最有出息的孩子,排名是第10名左右。


我们不太喜欢招聘一个从小到大都考前3名的学生,他们总认为自己是最好的,一点失败就会打败他们。


反而是那些从小特别会玩、调皮的孩子,在玩中能学到更多东西,也最容易成功。


人生的意义不只在于好成绩 / 《请回答1988》


2018年高考成绩出炉后,重庆高三女孩小蔡没考到理想的分数,留下遗言自尽了。


其实这个女孩很优秀,一直担任班长,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可心理素质却不太好。


近年来,每到高考成绩公布,都会有很多孩子因为成绩不理想,跳楼、跳河自尽。


与其说是高考失利断送了这些孩子的生命,不如说是社会对成功的单一定义,将他们拉进了绝望的深渊。


分数对孩子来说是挺重要,但却没有重要到可以裁定他们的未来。


孩子内心积极、乐观、坚韧,比考试分数更重要,更能指引他们收获成功和幸福。


3


如果我们的孩子能拥有这三种可贵的品质,即使不是第一名,未来也一定差不了。


一、好奇心和想象力


好奇心是什么,就是求知欲。


当我们对身边万事万物不再好奇、不想探究的时候,也就丧失了上进的动力,沦为庸庸碌碌、无精打采的普通人。


爱因斯坦说:“我没有特别的天赋,只不过比别人多了一点好奇心。


孩子可以不考第一名,但一定要保持旺盛、持久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因为那是一种热情,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所有孩子都需要的学习动力。


我女儿小时候蹲在地上放了一个响屁,她哭着问我屁去了哪里,还要我把屁还给她,弄得我哭笑不得。


借此,我用绘本给她讲了屁的生成原理,并一起用厕纸内芯做了一个“臭屁收集器,她乐得到处显摆。


她用这个收集器收集过草的屁,花的屁,大树的屁,臭虫的屁……


听起来好像没什么用,但却保护了孩子的童真。


好奇心研究专家伊恩莱斯认为:在未来,有好奇心的人会受到青睐。


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孩子,精神永远不会衰老,人生也不会平庸。


二、克服困难的能力


马云曾3次参加高考,10次申请哈佛被拒,应聘过30个职位都没被录用,但是他相信“失败会让人更强大


从一个人挨个敲门推销企业黄页,到创建公司,克服的困难不计其数。


然而,很多害怕困难的孩子,都是父母一手养出来的。


去朋友家做客,她让孩子弹琴给我们听,由于几个音弹错了,她就不停打断孩子。


本来兴致很高的孩子被弄得很烦躁,索性赌气离开。


“你看看,这点困难都克服不了,以后怎么成大事?朋友皱着眉抱怨。


我们一边不停否定、指责孩子,一边又希望孩子果敢、有耐心,这本身就是矛盾的。


孩子克服困难的前提,是要有足够强大的心理能量。


这种心理能量来自父母的肯定,要让孩子知道“我能行”、“我可以”。


所以,父母不应事事包办,事事控制,事事期望过高。


请尊重孩子的自我意志,让孩子多做点事,唤醒他内在的积极能量,才能养出一个有意志力、能成大事的孩子。


三、控制情绪的能力


前一阵,湖南沅江12岁男孩,因为不满母亲管教太严,伤害了母亲。


心理学家说:一个人不具备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不具备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不具备维护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那他再聪明,也不会有太大的发展。


能控制情绪的孩子,有健全的人格,成熟的社会情感和自我情感修复能力。


一个真正成功的孩子,心里会有自己,更会有他人;会有奋斗目标,更会有对生活和生命的感受力。


这样的孩子,就算不是第一名,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都不会被淘汰。


4


学者于丹说:虽然每天都有人在推销各种各样的“成功学,但面对成长中的孩子,我认为,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真正的成功教育,是让孩子成为“人,成为他自己。


孩子有了好奇心的驱动力,意志力的加油站,想象力的助推器,以及与自己相处、与人和善、与生活和解的情感力,又怎么会不成功、不幸福呢?


考第一名的孩子,很辛苦,请多给他一点理解,少一点压力。


考不了第一名的孩子,另有潜力,请多给他一点支持,少一点质疑。


林清玄说,好孩子,就是已经被唤醒内心种子,认识到了自我的孩子。


每一个孩子的潜能都是无限的,它是一切。


给家长的“10条锦囊”

1.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

据调查,与父母一起进晚餐的初中生能获得较好营养,较高学业成绩,很少出现抽烟、喝酒、吸毒、打架、提早性行为等。另外,不要在孩子吃饭和睡觉时进行教育;不要把和孩子交谈,都变成对孩子的教育

2.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做父母的,要与孩子一起成长。孩子的问题大多是父母教育不当造成的。孩子“生病”,父母一定要“吃药”。父母改变,孩子改变。

3.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成熟的父母,应该学习儿童教育学、心理学,多看一些家教书刊,了解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和规律,经常与孩子沟通,明白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

4.一定要管孩子,关键是怎么管。

教育最基本的目的是培养“正常的人”。“一只手”、“一只眼”和“一根筋”教育均不可取。换一种思路教育孩子,努力丰富自己的教育方法。

5.做一个懂爱会爱的家长。

不少父母爱得糊涂,爱得错位,有时又爱得过分。爱是一门艺术,需要表达,也需要行动。有时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爱要适度,溺爱的结果是伤害。

6.不能当众教育孩子。

7.不要完全把孩子交给长辈或保姆。

8.在孩子面前多夸老师。

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老师。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总是絮絮叨叨诉说老师的“不是”,批评老师,甚至与老师争吵,只会增加孩子对老师的排斥心理。久而久之,受害的是孩子,吃亏的是家长。

9.性教育,晚讲不如早讲。

一般来说,女孩的青春期比男孩早,大约从10-12岁开始,而男孩则从12-14岁才开始。与其拐弯抹角,不如直言不讳。为孩子选择一本青春期教育书,不要把孩子正常的异性交往当作早恋。

10.千万别错过孩子的黄金阅读期。

10—14岁是人一生最重要的黄金阅读期。错过了这一时期的科学阅读指导和大量有效阅读,将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邮箱(583358621@qq.com)也可拨打我们的联系方式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