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新闻栏目
孩子
转载新闻
研学
学生军训

我的家庭教育200课-第7课

时间:2018-11-25

第7课:推理、三段论;呆若木鸡与心无旁骛

中心议题: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为什么会不集中注意力?呆若木鸡与心无旁骛。

    

种在花盆里的向日葵开了。开花的是最小的那一株,小小的花瓣在和暖的冬阳里好奇地张望着这个世界。这三株向日葵在两个多月前还是三粒小种子,它们来自去年在同一个花盆里长大的向日葵。那株向日葵只有拳头大的花盘,种子也小小的,远不如它的父本。

8月下旬的一天,我从它的花盘上拔下三粒小种子,把它们埋进花盆。埋的时候,对它们能否发芽并不抱希望,毕竟种子太小了,也不饱满。过了20多天(远远超过向日葵的发芽期了),花盆里冒出几个小芽苞,看样子不知道是什么植物。以往的向日葵发芽,新芽头上都戴着葵花籽的壳。它们什么也没顶,也看不到壳在哪里。这个花盆以前种过很多东西:黄瓜、丝瓜、南瓜、大豆,长出什么植物都不奇怪。能分辨出它们是向日葵已经是半个月以后、长出两片叶子的时候了。

小小的向日葵给我带来无限欣喜,生命的力量,是我能够揣测和横量的吗?我以为不可能的事情,不但可能,而且丰盈充足。我给了它们什么?不过是埋进土里,浇水、松土、向光,连肥料都没有给过。如果这期间给它们施点豆肥,它们会长得何等喜人呢?

教育也是如此。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成人无法凭借自己的认知来预测他们的未来,如果我们能够预测,霍金早就被成人的世界遗弃了。我们能做的,是给他们适宜的土壤、适宜的成长条件、合适的帮助和引导,无论他们早期是否是我们预期的样子。至于卓越或者平凡,既取决于他们的天资,更取决于我们是否在“合适的时候”给他们提供了“适当的、有效的”教育


Cathy就是这么一粒看不出是什么植物的种子。如今发出芽来,还是不好分辨。对她,我曾经采取过现代农场式“种植法”,化肥、农药、除草剂,多管齐下。眼看这株小苗不堪培养,日渐枯萎下去。

复苏在于教育者的认知和改变,不在于被教育者。家庭教育200课已经上过6次课,这6次课引发了大量家长共鸣。我分析原因,不是因为课程做得好,而是象Cathy这样的孩子太多,他们有个性,优缺点并存,有点抗“化肥、农药、除草剂”,父母看着孩子的不适应状态,除了焦虑,或者继续加大“用药”力度适图拯救孩子以外,似乎没有更有效的办法来帮助他们。于是就出现了很多这样的家庭,明明知道孩子厌倦某个学科或者写作业到了拼死反抗的程度,父母还在给孩子加码,认为他们的厌倦和反抗只是因为“少不更事”,或者还没有形成习惯,一旦长大一点、习惯了这种学习方式就好了。

错!孩子只不过是迫于压力又无力反抗,暂时屈服而已。一旦到了孩子忍无可忍,觉得自己有能力反抗的时候,问题就来了。我遇到过几个孩子,在小学和初中前期都是尖子生:听话,成绩好,不叛逆。到了初中后半段成绩开始下降,慢慢地,孩子性格大变,不但开始反抗家长,不学习,甚至连学校都不想去了。没错,大部分孩子都活得“好好的”,按部就班地学习、生活,家长和老师没发现异常。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孩子在压力里度过了少儿期和青春期,少量孩子持续反抗,最终的结果还是他们胜利了。但他们是以什么方式和代价胜利的呢?结果又如何呢?我们大家都知道。所以,那天我跟几位家长讨论教育问题,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优等生孩子的心理问题。(这个话题以后再专章讨论)

6堂家庭教育课下来,在Cathy身上看到两个变化,一是跟我的关系拉近了,开始敞开了很大的心扉跟我讨论问题。之所以在“心扉”前面加了“很大”这个定语,是因为她还在观察,妈妈是否真的到了她可以无话不谈又不被批评处罚的程度?她也渐渐习惯了讨论这种形式,会主动寻找晚课讨论的话题。第二个变化是,她开始在喜欢与反抗间徘徊,有些话题她喜欢,有些引导她接受,享受这种讨论与学习,但实际操作起来,又跟她的小惰性发生了冲突。比如思维游戏,上次课一起做完那道爱因斯坦谜题后,她激动得一口气把那本700个思维游戏看了三分之一,还带去学校考同学,回来告诉我:“妈妈,我们班里报课外班的同学都没答对那道题。只有一个同学,是看答案答对了。”我说:“按照2%答对的概率讲,你们班应该有一个同学可以答对。”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她还没有在数学与逻辑思维方面真正建立起兴趣来,还停在容易做就高兴,遇难就退缩的状态,主动思考与挑战自己的能力还未形成。

昨晚我们一起推进了“算术谜题”方面的一道题,我们以第301题为例做演示(算术题看下面的图)。这道题在趣味性上不如爱因斯坦谜题有吸引力,所以,她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听着我分析。在她抬眼看我的一瞬间,我停了下来:“孩子,你走神了。”她说没有,在认真听我讲。“那我刚才讲了什么?”我反问她。支吾了半天,她承认妈妈说对了。

我告诉她,在解这道题的过程中,妈妈发现有一个规律可循,就是从答案倒推到前面两个数,再从头计算,这样比较容易。比如1 2 3 4 5 =1这道题,要在数字间加上四则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可以从答案“1”倒推:5 ÷ 5 = 1,  6 – 5 = 1, 那么5前面的运算得数得是5或者6, 也就是1 2 3 4这四个数怎么计算可以得出5或者6?(1+2)×3−4=5, 答案就找到了。

鉴于她的状态不佳,我们当晚的算术谜题活动没有继续进行。到了早上,我试着跟她做了一下第308题,这个题要比昨晚的301简单得多,但是倒推到倒数第二个数时,会得出四个答案,其中两个并不容易想到。她的兴致还是没有提起来,我所讲的,估计她连70%也没有吸收到。我把心底的小火苗向下压住,平静地告诉她:要想把数学学好,有些东西是必须学习和训练的,妈妈给的这些训练是为了拓展算术思维,多做,才能思维敏捷,你明白吗?她说明白。看样子,她是真的明白,也听进去了。但今天一天我都在反思在这件事上的处理方式,在“以理服人”和“以兴趣吸引人”方面,哪个更适合这个年龄的孩子,或者说哪个更适合她?我觉得是以兴趣服人。算术思维这一部分,我用的方法不够好,得从有趣的讲解方法上吸引她,让她逐渐产生兴趣。如果我一直给她讲道理,用道理来约束和压制她去做练习,她的自主学习兴趣永远建立不起来。想清楚了这些,我决定先抛开道理,下次再试新方法。或者先绕开算术这一部分,继续做兴趣度高的思维题。

之所以在可以讲道理也能解得通道理的前提下,我还依然坚持兴趣第一,主要是因为我不想让孩子在压力的状态下提升学习兴趣,因为孩子在压力和焦虑的状态下,不会有主动获取知识的意愿,学习效果也大打折扣。昨天一位潜心钻研教育的家长在转发“我的家庭教育200课第6课”的时候写道:“认知能力和基本需要互相影响,教育者多在监控孩子学习能力(主要是学习成绩)上努力,较少在营造基本需要上下功夫(如孩子的安全感、满足感)。监控学习成绩容易,结合基本需要就难了。一个孩子,越感到安全,越愿意学习。以高压手段处理焦虑和恐惧,会牺牲孩子的自由意志,影响独立人格的形成。”教育者和家长如果对号入座,会在里面找到多少自己的影子?

鉴于Cathy注意力游移,我给她讲了“呆若木鸡”这个成语故事(故事略),告诉她人和动物一样,要想变得有力量,就要学会控制自己,安静而专注。她听完了,瞪大了眼睛,原来呆若木鸡最初不是形容一个人很呆笨的意思。3年前我带着十几个孩子去加拿大夏令营,一天,几个孩子看到一只正在工作的导盲犬安静地趴在主人脚下,便围过去逗它。但无论孩子们怎么摸它,跟它说话,它都不回应,安静地守候在主人身边。不久,有人走过来严肃地制止孩子们,我跑过去,那个人告诉我:导盲犬正在工作,绝对不可以打扰它。直到今天,Cathy都记得不能逗工作犬。我把这件事提出来,告诉她,学习的时候,要像工作犬一样,呆若木犬。两个人哈哈大笑。

 

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是昨天早些时候讨论的话题。讨论这个话题的目的是让她了解“三段论”这种简单的数学、法律、思维推理方式。让她逐渐学会表达自己,能把道理讲清楚。不再出现老师问她为什么回头说话,她不正面回答“后面的同学捅她”,而是跟老师申辩说“回头只张嘴不出声不算说话”这样的事情。清楚准确地表达自己,这是每个孩子都应该学习的。

三段论由三部分组成:大前提,小前提,结论。我们举的例子是亚里士多德当年举过的。大前提:人都是会死的。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结论:所以苏格拉底会死。在大前提是大家普遍认知的事物时,可以省略大前提,也可以省略小前拉,还可以省略结论。比如省略“人都是会死的”,只说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会死。或者省略“苏格拉底是人”,只说“人都是会死的,所以苏格拉底会死”。或者省略“苏格拉底会死”,只说人都是会死的,苏格拉底是人,言外之意都很明显。

“三段论”思维需要日常生活中不断训练,才能在应用时信手拈来。

 

此前还计划跟孩子一起分享“中文之美”,因为时间关系,把这一部分推到下次课进行。打印了《滕王阁序》,准备用七次课的时间来分享这篇优美的古文。

Cathy早早完成了作业,今天可以专注上线编程。临睡前,她忽然告诉我:“妈妈,我发现你不再监控我用电脑的时候,没有以前有意思了。”“你这是想表达什么意思?”我一头雾水,“是想告诉我,只有偷偷地用电脑才有意思吗?”她说是。这是什么逻辑??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邮箱(583358621@qq.com)也可拨打我们的联系方式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