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新闻栏目
孩子
转载新闻
研学
学生军训

锐评丨感恩教育,不是靠跪拜父母“演”出来的

时间:2018-11-23

求 智 巷 qiu zhi lane

记录 | 观察 | 洞见

关 注


宫廷剧断档了,但是磕头的戏码却是“停不下来”的节奏。




11月19日,高考倒计时200天,河南沁阳一所中学安排2000多名高三生集体向父母磕头。视频中,学生统一身穿校服,跪在父母面前向父母磕头。有网友质疑感恩方式,认为感恩的方式有很多,不一定非要用这种有争议的行为。学校官号怒怼:叩首有什么不好,父母养你生你,付出那么多,受不起一个头吗?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孩子给父母磕个头,确实算不得什么。父母付出那么多,别说磕个头,就是割一斤肉,貌似也是人伦大德。不过,这些年有个现象,一谈感恩就秀磕头,这毛病恐怕就跟报恩无关了。洗脚、下跪、磕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部曲”?


可是,为什么公众对学校里的磕头“小题大做”?


这个问题,话分两头。一方面,其实大家对磕头现象并不敏感。逢年过节,家里晚辈给长辈磕头,在很多地方依然是宗族传统。至于祭祀的仪轨、宗教的习俗,在磕头这件事上各有各的讲究,千百年来,国人并无特别的疑义。


另一方面,下跪磕头这种事情,似乎越来越廉价了。比如此前在桂林某中学的大会上,一名男子在主席台上吐沫横飞,用慷慨激昂的小喇叭嘶吼着“努力学习,报答父母”,台下上百名学生跪拜在地。这种洗脑式教育表演多了,让膝下有黄金的下跪行为低贱如斯。那么,所谓给父母的下跪和磕头,究竟还有多大意义?


文以载道,成风化人。历史大势总是滚滚向前,平等理念渐入人心,而“跪拜”作为封建社会等级尊卑的重要隐喻,显然和现代文明越发格格不入。再说,从河南沁阳的“跪拜”现场来看,有人掩面窃笑,仪式也欠庄严——如此“感恩”,除了博得家长一时情绪激动,散场后还会有什么价值的余音?



校方反诘得义正辞严:“叩首有什么不好,父母养你生你,付出那么多,受不起一个头吗?”对此,笔者想请教两个问题:


第一,叩首有什么好的?感恩教育非要叩首不可?这样的仪式,是学生和家长哭着喊着要求的,还是少数教育者脑袋发热的决策?


第二,父母受得起的就一定要逼着所有孩子“表演”出来吗?没错,父母是受得起孩子磕个头,但凭什么要让这种磕头的形式、配合学校的感恩教育来演出?我们对感恩的理解,已经浅薄且贫乏到需要从故纸堆里翻礼数了吗?


“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穿一身汉服不代表你就是传统文化的代言人,给父母磕个头也不代表就当真就是孝悌楷模。感恩这件事,本身就包含两个基本维度:一是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二是私德以彰、价值自律。简单说,感恩与否,是要唤醒被教育者的内心自觉,而不是靠一场秀来勉强为之。


更长远地说,我们并非敏感于磕头,而是担心“被磕头”多了,有些人的脑子就不好使了。



作者 | 邓海建(国内知名评论员)

编辑 | 蔡寅霁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邮箱(583358621@qq.com)也可拨打我们的联系方式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