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新闻栏目
孩子
转载新闻
研学
学生军训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金穗民族中学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探索之路

时间:2019-01-09


在武义南部山区,有一个以“金穗”命名的富有朝气的集体。他们每天沐浴着晨光雨露,至今已走过了22个春华秋实。这就是地处国家级森林公园牛头山脚下,周围是青山俊林、峡谷流泉的省级示范性农村初中武义县金穗民族中学。


“责任、担当、全面、发展”是他们的办学理念。

过去的一年中,学校在教育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根据教育2018年工作思路、暑期骨干会议等相关会议精神,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契机,不断强化德育工作,实施以畲族传统文化教育为主体的特色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使每一位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开展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分层走班等教学模式,建立了学生会,以及乒乓球社、文学社、合唱团、演讲与表演等十余个学生社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学校已初步形成“爱生、博学、严谨、创新”的教风以及“求实、奋进、团结、进取”的学风

学校新一届班子成立以来,认真学习研究了上级工作会议材料和局领导的讲话精神。他们普遍意识到:学生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手段,是以德育工作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各种良好行为习惯为主线,渗透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的每个领域之中,在其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社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他们明白,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依靠全体教职员工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形成一个教育网络,齐抓共管,才能使学生得到健康成长。


01
构建规范管理机制



学校对照《武义县中小学“习惯达标(示范)校”评估细》仔细研究,2018年开学伊始即成立学生习惯养成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了《金穗民族中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顾黎毅校长任组长,党支部蓝苏寅书记任副组长,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团委负责人和全体班主任为组员,形成了多角度、多侧面的养成教育管理体系。把师生的习惯养成教育纳入学校的规章制度,作为学校头等大事来抓,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养成教育和达标“示范”校创建工作,制定习惯养成教育计划和活动主题,组织指导师生开展教育活动。真正把它抓实、抓细,抓出成效,抓出特色。

1.实行“136” 日常管理模式,把全员德育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以1位值周领导、3位值周教师、6位值日班主任组成的“136”日常管理团队,从早到晚活跃在校园的角落管理学生的日常行为。

2.德育干部真抓实干,建立和健全学校各类规章制度。一年多来,学校政教处先后修改完善了《金穗民族中学卫生管理制度》、《金穗民族中学学生一日常规》、《金穗民族中学学生违纪扣分标准》、《值周教师职责》、《值日班主任职责》等有关规章制度,并加大了监督考核力度,使习惯教育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3.班主任队伍落实责任,在工作中做到了“四个到位”,即德育活动计划要求到位、活动开展到位、检查评比到位、总结奖励到位。以保证行为规范教育养成和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4.抓好师风教风,树立责任意识,增强教师凝聚力。严抓教师学习,多途径、多渠道提高教师理论水平。一年来,组织开展了《教学十条》讨论活动,邀请教育教学方面有突出成绩的优秀教师和大家交流在工作中的心得经验,利用政治学习的时间,提高教师的思想觉悟和思想素质。努力提高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

5.规范班集体常规管理考评制度。从学校、年级、班级三个层面的管理入手,形成考核方案,规范考核。学校层面制定各项考核管理措施,年级组结合学校要求根据本年级段学生的特点及突出的问题进行重点的管理,每周年级组召开班主任会议落实到班级。做到行为习惯时时抓处处抓,反反复复抓,进而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02

多彩活动支撑养成教育


一年多来,学校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系列习惯养成教育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气氛,增强了学生的规范意识,为创建习惯达标“示范”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抓手,促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2017年下半年以来,规范校级大型活动、年级中型活动、班级小型活动,并制定切实可行、具体完整的方案,出色的完成了运动会、春秋游、庆祝教师节、元旦文艺汇演、大课间活动、科技文化艺术节、军训军事研学、校园主持人大赛等活动。加强阵地建设,建好用好团队活动室、广播站等阵地,充分发挥团队阵地育人功能。把握时间节点,做好传统节日、建党、抗战、禁毒、普法等主题教育活动。利用唐仲英爱心小分队、志愿服务队,引导广大师生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广泛开展社会实践,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年级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举行了七年级大合唱、八年级篮球赛、九年级跳绳比赛和每个月一次的月考动员和总结等活动。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寓德育于活动之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提升学校德育实效,让学生在活动中无形的进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加强教师教学常规管理,促进师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把养成教育当成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平时教育教学管理中,提高了师生的规范意识。一年来,学校组织开展了“金穗杯”中青年教师教学比武大赛,有效提升了教师的课堂驾驭和掌控能力;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早2分钟候课,对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改作、辅导作了明确规定,教务处每周落实检查,教师会总结反馈。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学习、作业等习惯。

3.小处入手,点点滴滴做起,“规范”渗入师生心田。一年四季每个班级坚持“一天三小扫,每周一中扫,每月一大扫”的环境卫生制度;坚持每时每刻佩戴好校牌穿好校服;坚持排队就餐、集会、出操、入寝;坚持每次活动组织都有计划方案、实施过程记录、总结反思。

4.家校共育,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教育孩子的起点和基点;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孩子成才的必要条件。因此只有把家庭和学校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共识,整体培养,齐抓共管,才能固化学生的好习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学校公众号、微信、QQ群等,加强学校和家长的联系,将学校教育教学情况、丰富的家庭教育内容,提供给家长。结合学生实际,每学期分别在期中、期末两个时间段开展家长会,通过年级集中、班级汇报等形式,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表现情况,了解学生在家表现,交流家庭教育心得,高效地促成家校共育,有针对性地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切实开展上门家访工作,学校要求每学期教师上门家访不少于一次。

 


03
找差距提升办学品



一年多来,学校组织班主任到浦江堂头中学、安吉孝丰中学,武义下杨中学、绍兴东湖中学等兄弟学校学习,通过学习发现自己工作习惯、班级管理策略、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的不足,学习他们的管理经验提升班主任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比赛和评比,在比赛中发现教师自身的问题,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水平;组织教师参加省内外的教育教学研讨活动,使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工作都是实干出来的。


2019年是学校的“行为习惯养成年”。学校班子领导、各科室组、年级组已有计划的开展系列动员活动。他们时刻践行着“紧跟新时代步伐,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构建高效课堂和开展优秀班集体创建为抓手,不断优化育人环境,提高育人水平,为学生一生发展负责,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办学策略,针对问题不回避,在习惯教育实践所取得的成绩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弥补不足,一如既往地深入开展师生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努力开辟适合学校实际的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为实现“打造一所富有生机,锐意进取,群众满意,市内知名的民族中学”的办学目标而奋斗着。

所谓活着并不是单纯的呼吸,心脏跳动也不是脑电波,而是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痕迹。要能看见一路走来的脚印并确信那些都是自己留下的印记,这才叫活着。




图文 涂小中/徐航武

编辑 吴敏慧

审核 校   办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邮箱(583358621@qq.com)也可拨打我们的联系方式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