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李子勋
原文标题:《和孩子的关系大于教育》
好的教育会体现在好的关系中,好的家庭不用刻意地教育,孩子是在好的关系中就知道该怎么做,所以这时望子成龙就不再是难事。
关系是什么意思呢?关系不是依赖,而是平等,孩子有话可说,家里也没有什么禁忌。有一个标准、忌讳,有些家庭不允许孩子干什么,或者是不允许孩子说什么。在关系好的家庭里是很轻松的,孩子跟爸爸妈妈像朋友,孩子有话都可以说,不会因为哈韩就不敢说,爸爸在家就不敢听音乐。同样哈韩的话,会引发家庭的共情,爸爸妈妈也会从孩子喜欢韩国的东西,看到韩国文化的某一些长处,这就是好的一面,是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
在这样关系的现实里,你不用教育孩子,因为你的审美观、价值取向会通过这样的共情传达给他。如果爸爸喜欢读书,有一个很好的书房,儿子就会收集书,就会有自己的书房。好的关系的家庭没有防护和敌对,没有隔阂,所以孩子是最容易模仿父母的,所以好的关系要先于教育。
凡是带过小孩的父母,可能都有一些亲身的体验和感觉:在许多时候,孩子某些行为问题只是在家庭里、在父母的身边才表现出来,换一个环境,换一个人就有很大的不同。在外面是一只小绵羊,回到家里就变成了小疯牛。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如加拿大、美国、中国香港,精神医生和心理辅导人员会认为,孩子的异常是父母亲不能很好地扮演双亲的角色造成的。他们一方面开办父母学校,帮助成人学会与孩子相处,另一方面也会把这种行为紊乱的孩子收治入院,热衷于用一个好父母的形象来帮助儿童走出紊乱期。
这样的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内部的麻烦和冲突,但却“产生了大批有家归不得”的儿童病人。
家庭治疗师不同意将孩子与父母亲身边隔离,认为孩子“变异”了的行为正好是与父母接触中慢慢发展而来的一种“适应性行为”。治疗大师米纽秦通过观察、交谈提出“父母管教孩子的方法是互相抵消的,壹加壹等于零。”的确,在我的临床治疗中,发现许多儿童的心理或行为问题是父母的教养观点不一致,但却都要争夺教育权所致的。相互矛盾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有无论如何做都是错的感觉,久而久之就会发展出一种“混乱”的行为来逃避这种两难情境。
心理医生劝导父母在与孩子相处时,应有三个原则:
第一是要积极地倾听,等孩子把话说完、说清楚,有时要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不要一听风就是雨,忙于纠正,结果越纠越偏。
第二,要注意与孩子的相处关系,不要只注重教育,在与孩子关系不良的时候千万不要过分教育,这样做只会引起逆反心理。一般来说,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
第三,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避免矛盾信息,也不能朝晴暮雨,如双方意见有分歧,也要避开孩子来讨论。同时,一个家庭里规矩不能太多,简单地几条,孩子也易于遵守。做到这些,教育好一个孩子并不难!
心理发展方面有很多理论,但更多的理论是一种多样化的理论,认为孩子没有什么好与不好之分,好和不好是来源于我们大人的观念,是我们大人在接受了某一种教育思想以后,用那样的思想去观察自己的孩子,包括分析他的行为,得出对错。
但首先要来分析这个工具,你所接纳的这样一个有一定价值导向的教育理念是不是真正就能够代表全体孩子的利益,或者说它是不是唯一的观察方式或是正确的方式。就像我们拿一个尺子去量一个东西,假如根本不去研究这个尺子是不是标准的话,那么我们能把一个东西度量清楚吗?肯定是不行的。
父母要研究我们的教育理念是一个什么样的尺子,这样的尺子在量什么东西的时候可能是准的,而在量什么东西的时候可能是不准的,这就涉及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中的差异。比如说弱势人群,弱势人群的孩子生活在弱势的环境里,我们用一种强势文化去度量它的话结果会怎么样呢?
有很多问题是我们看出来的,很多孩子的问题是家长的观念看出来的。其实跟孩子的关系大于对孩子的教育,假定这个孩子时非常好的孩子,是一个善良的有爱心的孩子,假如我们接受这种假定,我们对孩子相对就比较放心,我们知道孩子会作出适合他成长的一些选择,爸爸妈妈就不会替代他们作选择。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邮箱(583358621@qq.com)也可拨打我们的联系方式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