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拓动态
行业新闻
拓展资讯
夏令营
冬令营
研学旅行
其他

再气,也别对孩子说这句话

时间:2019-04-03

前几天的一个新闻让我看得很心痛。

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因为数学没有考到95分以上,被妈妈骂“不争气”。妈妈一气之下,把孩子扔在了高速路口,自己驾车离去。

不知道孩子孤零零地待了多久,直到被民警救助。

民警拨通了妈妈的电话,劝说妈妈:“孩子不管有啥错,有啥不对的地方,可以进行教育和引导,而不是把他扔到路边不管不问了。”

电话里,妈妈明显还在赌着气,一再说“我不要他了,你们爱起诉起诉吧,就算坐牢我也不要他了。”

最终,是孩子的叔叔把孩子接了回去。

看了这个视频,真是有些心痛。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那个男孩,不但挨骂,还被妈妈强行赶下车,站在车辆飞驰的高速路口,看着妈妈的车越开越远,直到看不见。

那种孤独无助、害怕恐惧,小小的心灵该承受了怎样的悲伤和绝望啊!

你知道吗?一个孩子,他最害怕父母、尤其是妈妈对他说:我不要你了。

是的,我们大人都知道,这不过是一句气话,是一句不可能付诸行动的“胁迫”。

但是对于一个几岁的孩子来说,他真的会认为妈妈不要他了。

要知道,对于孩子来说,妈妈就是他的世界。

孩子越小,妈妈越是他的整个世界,他需要妈妈的照顾才能活下去。

当妈妈说不要他了,就意味着他被整个世界抛弃,孤独弱小的他根本无法独自活下去。

当生存受到威胁,那种巨大的恐惧、被抛弃感是孩子不能承受的。

是的,妈妈的一句气话,对孩子来说,就是生存问题。

曾经听一位妈妈讲了这样一件事。

女儿做了什么事让她很生气,一气之下,她把女儿拽到门外,说:“我不要你了,你走吧!”然后关上了门。

小小的女孩在门外哭得声嘶力竭,一边哭喊一边拍门:“妈妈,开门!我听话!妈妈,我再也不淘气了,妈妈开门啊!”

这位妈妈等了一会儿,觉得火候差不多了,才打开门。

孩子哭着一下子扑到妈妈怀里。妈妈安抚了一会儿孩子,等女儿渐渐平静下来,趁热打铁和她约法三章。

孩子统统点头答应,乖得不得了。

但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孩子变得特别黏妈妈,总是让妈妈抱,情绪也不稳定,动不动就哭。妈妈有时烦得又想把她关到门外。

这位妈妈只想矫正孩子的行为,却看不到这种做法对孩子内心巨大的伤害。

即便孩子大些了,知道父母说“我不要你了”只是一句气话,并不会当真,但这句话的杀伤力也足够大。

他会感到,如果自己做得不好,如果让父母失望了,父母就不喜欢他了。

那种被嫌弃、被遗弃、被放弃的感觉,会让人灰心丧气,觉得自己没有一点价值,会低到尘埃里,自生自灭,自暴自弃。

当然,还有更多父母,表面上不会做得这么极端,但在日常的管教里,或多或少也隐藏着“你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的思维模式。

比如,“我不管你了”

这句话,我相信很多父母都对孩子说过——我不是“不要你”,我只是“不管你”了。

既然你不听我的话,我对你失望了,那我“只好”不管你了,你自己愿意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这样的做法,是以退为进。表面上好像妥协和退让,实质还是一种威胁,表达的还是一种放弃和失望。

我对这句话不陌生。

我从小就是个乖孩子,记忆中,父母几乎没打骂过我,很让父母省心。

对我来说,爸爸对我生气的***别表达就是:“我不管你了,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

爸爸极少生气,一旦这么说,我就知道,爸爸生气了,我就乖乖地妥协听话了。

随着我长大成人,结婚生子,我早已忘记了这些童年琐事。

直到有一年暑假,橙子在姥姥家,我回去看他。下了火车,我发现只是橙子姥爷一个人来接我,我问:“橙子怎么没来?”

橙子姥爷说:“他不好好练琴,总是糊弄了事,我说道理都给你讲了,我也不管你了,你自己好好想想吧,别和我一起去车站了。”

听到这句话,我心中一动,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出来了——有点难受,有点紧张,有点丧。这感觉好久好久不曾有过了。

我才发现,几十年过去了,我对“我不管你了”这几个字仍然有些耿耿于怀,像一句咒语,瞬间把我带回到小时候的心情——

我已人到中年,内心深处,依然有着寻求父母认可的冲动,依然介意父母对我的态度。

那么,父母们为什么喜欢说这句话呢?

首先,是情绪的表达。

对父母而言,脱口而出“我不要你了”,很大部分是情绪的发泄。

是孩子不合己愿的愤怒,是无能为力、无法控制孩子的无助感。

用一种强硬、决绝的态度来掩盖内心的无能为力,这是人类一种常见的防御模式——害怕暴露自己的“虚弱”和“无力”,用强硬的姿态来撑起脆弱的自尊。

如同自负的人内心深处其实是自卑的。真正自信的人是不会用虚张声势来证明自己的。

其次,是父母的控制欲作祟。

越没有安全感的人,越想把一切牢牢地掌控住。

父母用孩子对自己深深的爱做筹码,逼迫孩子听话。

父母的爱是孩子的心理营养源泉。没有了爱,孩子还怎么生长?而且,孩子渴求父母的爱、认可和接纳,这是孩子的天性。

父母对孩子表达出失望,对孩子来说,就是对自己的极大否定,觉得自己是没有价值的,不被接纳的。

所以,这句话对孩子的杀伤力巨大,几乎一招制“敌”,大多数孩子会乖乖就范。

办法简单有效,自然就喜欢用。

如果口头威胁不管用了,那就威胁升级,付诸行动,比如,把孩子关在门外,把孩子赶下车,看你还听不听话!

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你嫌弃孩子,是因为你嫌弃自己。

只要孩子做得不好,就不想要他,想要放弃他,其实,这正是内心深处,你对待自己的态度。

你其实并不爱自己。

别说你会做美食、爱旅游、健身运动、穿衣打扮、养花抚琴……这些就是爱自己。

这都是表面上的。

如果不从内心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自己的平庸与缺陷,接纳生活的本来面目,表面上的气定神闲是持续不了多久的,很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又变得气急败坏。

一个不爱自己、对自己严苛、讨厌自己的妈妈,怎么可能真正地爱孩子?

总是感到被父母“抛弃”的孩子,会怎样呢?

不同天性气质的孩子会有不同的反应。

一种可能,是变得很听话。

听话、懂事、努力、上进,努力让自己变成一个符合父母期望的人。

然而,在一切积极努力的背后,驱动力却是恐惧——我不够好,我必须要努力努力再努力。

我如果不做得足够好,人们就会不喜欢我、不认可我,像我的父母曾经做的一样。

可是,一个自我价值感低的人,永远无法让自己满意,也因此,内心总有根弦在紧绷着——直到绷不住的那一天。

另一种可能,对于能量比较足的孩子,这个招数会适得其反。

孩子可能会变得更淘气,大哭大闹、蛮不讲理,变成一个不可理喻、让人头疼的孩子。

其实,这是孩子的呼唤。

父母的冷漠和放弃会让孩子发狂的。

孩子不愿放下自尊,又想和父母有连接,只好用淘气、作、闹来激惹父母,赢得父母的关注——

只要你“看到”我,哪怕是打我、骂我,也是“看到”我了,那也行啊,总比冷漠地抛下我、不理我好。

就像夫妻间的冷暴力。

当丈夫表现得很冷淡、摔门而去,妻子下意识地会用撒泼哭闹的泼妇姿态来激起丈夫的回应。

哪怕热火朝天地吵上一架也好——陷入无人回应的境地是会让人抓狂和绝望的。

结果呢,孩子的“作”让父母更加头疼,更加无助,更想把孩子推远,导致孩子更加顽劣,成了恶性循环。

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就是孩子的整个世界。

“整个世界”的意思是,父母=这个世界。

父母怎样对他,这个世界就是怎样对他的。

父母不认可他,这个世界就不认可他。

父母动不动抛弃他,这个世界对他来说就没有安全感。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孩子会把父母的声音内化为内心的声音,铺成内心的底色。

你愿意你的孩子即便长大成人,心中也时时担心,如果做得不够好,就会被这个世界所抛弃吗?

你愿意孩子的内心被套上一个“不够好”的魔咒,不管看起来多么优秀,却总觉得自己不够好、没有价值吗?

如果不想,就请不要再对孩子说这句话了。

你应该做的是,调整你的情绪,控制你的控制欲,学会爱自己。

通过你的言行,让他感受到:

不管怎样,我都爱你,我都是你温暖的港湾,永远的支持。

让孩子的内驱力是爱,而不是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