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最厌恶父母设计的人生,也最害怕走错路,辜负了父母的期望。
一个初三女生唐予心(化名)自杀了,服用了160片秋水仙碱片,结束了自己未满14岁的生命。
在被抢救前,她对医生说:“一定救活我,求求你们了。”
对父亲说:“你相信我,我一定能活过来。”
然而,4个小时后,抢救无效,医生宣布死亡。
事发之前,坐在唐予心周围的同学,曾看到她在晚自习写遗书。
落款为10月15日的唐予心遗书(南方周末记者 徐佳鸣/图)
她在遗书中说到:“我的压力实在太大了,其中原因也有方方面面......”
唐予心在10月的月考中因为成绩下滑,妈妈曾批评过她,并要求她写检讨。
当晚,她还在班级群里表达对妈妈的不满,并说出自己想要自杀的念头。
班集群内很快就“自杀”展开了讨论,但很快由劝说转向了“死是解脱”“理想的方式是跳楼”...
第二天,爸爸还和她交流:“要担起班长的责任。”
唐予心非常敏感的察觉到,反问:“是不是老师说我了?”
10月15日晚,唐予心和另外两个同学朱子育、李小白一起服用从药店买来的秋水仙碱片。
10月16日、17日3人先后被送往医院,两人脱险,而唐予心服用了160片秋水仙碱片,已经超过了秋水仙碱素成人致死量的2倍,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这个年仅13岁的花季少女,失去了生命。
或许在看文章的你,觉得非常焦虑、担心,可能会想到自己会不会也忽略了孩子的内心世界。
孩子能够正确面对挫折、死亡、自杀,关键在于父母对待这些事情的态度。
我们总是能听到中学生、大学生自杀的新闻:
浙大博士跳江自杀,想做回自己;
15岁初中生被老师理光头,十天未上学跳楼自杀;
合肥13岁女孩,因玩手机问题和父母起争执,跳楼自杀;
……
孩子自杀的事件越来越多,年纪越来越低。
2011年中国官方公开报导的一组资料表明,中国儿童自杀率是世界第一;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研究所曾公布一个数据,每5个中学生中,就有1个考虑过自杀。
和上世纪相比,青少年的自杀率提高了60%。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联合发布公告称,身处变迁速度加快的社会。
在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大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当小学老师的闺蜜曾对我抱怨:
“你都不知道现在的孩子有多难管!说轻了,他不当回事儿;
说重了,回家就哭闹、绝食,吓得家长找我投诉……”
也有些人感到无奈:
“如今这些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不经历风雨,遇到点儿挫折就要死要活的。”
孩子们的“打不得、骂不得”真的要归结到“吃苦吃的少”吗?
其实不然。
自杀,是一种负面情绪发挥到极致的极端反应,当孩子走上绝路之时,只能证明他的心理问题已然形成。
家长要多关注孩子不正常的小举动,把危害扼杀在摇篮里,不应等到孩子就走上绝路时,才发现心理缺失的重要性。
有一个令人谈之色变的游戏曾横行网络,没错,就是“蓝鲸”。
曾看过一个报道:
一位17岁的少年连续进行了十二天“蓝鲸”游戏,他的计划是在进入完全任务的最后一关。
——自杀前,把自己的身体器官卖掉,换钱后把钱留给父母,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
但在慢慢被引入最可怕的游戏环节时,他想起父母,想起亲人和伙伴,想起曾经快乐的一幕幕,他胆怯了,拿起了电话报警……
蓝鲸,是一款源自俄罗斯的死亡游戏,游戏的参与者在10-14岁之间,完全顺从游戏组织者的摆布与威胁。
凡是参与的几乎没有人能够活下来,已经有 130 名俄罗斯青少年自杀了,而且这个游戏还在向世界扩张。
孩子们为什么会主动参与到这样一个恐怖的游戏之中?
一个参与蓝鲸游戏的女孩在接受采访时说,她想寻找的其实不是死亡,而是关注和温暖。
缺乏温暖、关注和爱,是参与蓝鲸游戏孩子的普遍特点。
前面提到过,唐予心自杀之前,班级群曾经对自杀展开讨论,大家的态度十分淡定,并没有警觉。
关于死亡,孩子们的说法各有不同:
“什么是死亡?从没想过这个问题。”
“死了就会变成星星了。”
“享福去了”
……
在我国,死亡教育极度缺乏。
美国一位儿童专家表示:
在孩子整个成长过程中,生老病死是他们必须面对的重大人生问题,从一岁多开始到死,都有必要接受“死亡教育”。
美国人对儿童的“死亡教育”有两个基本目标:
●正视死亡
面对孩子心理出现的暴戾、愤怒、悲伤、惘然等负面情绪。
坦诚讲解,给孩子最直观的答复,帮他们分析是非对错,并帮助建立遇事自我分析的能力。
●尊重生命
除了课堂授业外,在侧重感受、领悟、体验式教学加大手笔,比如时常看看新生命的诞生、参观理疗病房、在老人院做义工等。
可以看到,“死亡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消除对死亡的焦虑,而是让孩子认识到生命的有限,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以正确的态度寻找生命的价值。
除“死亡教育”外,提升孩子克服逆境的能力,也是圆满过好一生,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
首先要做的,是疏导情绪,帮助减压
当孩子低迷失落时,要找到孩子缺乏热情的原因,促使他们变得积极起来。让孩子知道,再困难时,也会有支撑,也会有退路。
其次,培养孩子做事的兴趣
孩子往往容易因为自己感兴趣的事而激情澎湃,对于这方面的信息,他们的记忆能力、发现能力也变得超级强大起来,这就是兴趣在发挥作用。
所以,想让孩子保持激情,就要让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此外,要扩大孩子的心理空间
父母要鼓励孩子多接触外界,增强孩子的参与意识,让孩子从狭小的自我圈子中摆脱出来。
孩子受到性格开朗的朋友感染,自己也能变得热情起来。
最后,建立多元价值
我的一个朋友,她的孩子上小学三年级时因为哮喘,休学了两年半后直接上了五年级。
老师曾经担心孩子跟不上想要拒绝,但是孩子的爸爸说:“如果半年内孩子没有提升,我自己把他接回去。”老师才勉强接收。
孩子在刚开始的时候确实很吃力,问:“爸爸,我是不是很差劲?”
爸爸回答:“学习成绩只是一方面,老师主要看重的是这个部分,也是正常的,但对于爸爸来说,希望你看的是一辈子,你做这件事开不开心,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总是在过分强调成绩的意义,就像我们目前强调成功或者金钱对于人的重要性一样。
李开复曾谈到未来AI将代替50%的工作。
当人工智能时代来临,很多人的工作被AI取代之后,那些赋予工作以赚钱意义的人,可能就会面临价值感的破灭。
这部分人会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而如何面对,就需要赋予工作以其他的价值感,比如快乐,又或在其他地方找到另一份价值感。
不难看出,不仅仅是孩子,成年人也面临着“唯成功论”“唯金钱论”的压力。
当孩子的价值被成绩唯一且全部占满后,成绩的下降、随之而来的指责,就会让其产生破灭感,会觉得“我活着有什么意思”。
同样,当成人仅有的衡量标准——有钱,成功。
没有办法达到时,也会产生“我没用”的强烈自我攻击,并产生支离破碎感。
如果无法跨过这道坎儿,很多人都会冒出“死了算了”的念头。
我们总是在谈压力压力,但其实,压力的来源,有时候也是因为价值元的单一。
孩子,除了成绩外,你的生命还有无限精彩,我做为父母愿意帮你和你一起看到;
而我们这些成年人,除了金钱,还有琐碎生活中的幸福,回家的一碗热粥,孩子的笑脸......
我们的生活也有诸多的乐趣源泉,也要对自己一直坚持努力没有放弃打call。
不要说孩子太脆弱,也不要自身太过焦虑。
因为你的态度,影响着孩子对待世界的态度。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邮箱(583358621@qq.com)也可拨打我们的联系方式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