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新闻栏目
孩子
转载新闻
研学
学生军训

做个“不讲理”的家长,与孩子之间才会更和谐

时间:2019-01-11

不知道各位粑粑麻麻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你越是对孩子讲道理,孩子反而越不听话,对孩子讲太多道理,往往事倍功半。



之前看到一个案例:一位家长7的女儿岁,很逆反,不让做什么偏要去做,讲很多道理,苦口婆心,孩子根本不听,惹得这位家长忍不住发脾气,但是又无可奈何。他家住在五楼,没有电梯,每次上下楼梯都喜欢把胳膊搭在扶梯把手上,脚步用力的往下溜,这位家长就让孩子不要这样,一来把手特别脏,会把衣服弄脏,二来这样容易把衣服磨破,还危险。但是孩子屡说屡犯,家长终于失去耐心大发脾气。于是孩子当着他的面不这样做,却在背后偷偷的做。


这位家长特别失望,跟朋友诉苦:我家孩子天生不如别人家孩子懂事,给她讲了那么多道理,可是她一点也不听 ,我该怎么办?


于是这位家长的朋友就给她出了一个主意:回家找两块抹布,和孩子一人一块,自上而下把楼梯扶手擦干净,既做了公益,又满足了孩子手脚并用下楼的乐趣。



教育孩子这条路上发生的任何一件事,如果父母发生讲道理没有用,那就应该立即停止。


这位家长之所以没想到,应该在于她一直以来只注意了自己如何说得“有道理”,没去想自己做得多么没道理。就这件事,孩子不过是想变个花样走楼梯,家长却不体恤孩子,这么微小的一点童趣都不给孩子,对这么简单的尝试都不能容忍,这和家长所说的给孩子“尊重”就完全不搭界。天下没有不懂事的孩子,如果要孩子懂道理,家长首先要做得有道理,做得有道理,比说得有道理重要得多。



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这个原理几乎在理论上无人不承认,而在实践中又无人不违反。要使儿童“明白道理”,不要仅仅把道理告诉儿童,必须要首先让儿童有机会在实践中获得连续不断的经验。


与很多的父母聊过关于讲道理这个话题,其实很多人,不仅是父母,甚至老师,在面对孩子的一些问题时,一般都是先讲道理,发现讲道理没用就去批评,实在不行就发脾气,最后孩子气消了再来个动之以情,在孩子情感上做文章,以此来“感化”孩子。


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这是3种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特别是“讲道理”,把“讲道理”当成是教育,这几乎是所有“问题家长”的通病。



那么,面对“熊孩子”,家长如何做到不讲道理就可以教育好呢?但是请注意,“不讲道理”并非否定语言的重要性。


1

讲道理一定不要口是心非


家长在给孩子讲某个道理之前,首先自己也要从心底里相信这个道理,不要心口不一,比如,给孩子阐述某个道理,但是自己在心底却不是那么的认同,如果不认同的话,也许就会做出对应的行为,就会给孩子一种父母表里不一的感觉。


所以,在决定用语言教育孩子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想想,我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


2
避免向孩子灌输庸俗价值观

生活中经常见到一些热衷于向孩子传达一些并不高明的见解与人生经验,比如有的家长暗示孩子不要过多地帮助其他的同学的学习,耽误时间,还容易被赶超,人生就是竞争,不要因为帮助别人而让自己落后了。


于是孩子在父母的这些人生道理上,学会了小聪明小算计,却学不会大胸襟大情怀。就算不说也比胡说好。


3

“不讲道理”不是“不讲理”

有些家长给孩子讲道理,三句话讲不通就动辄打骂一顿,这根本就不是“不讲道理”,而是“不讲理”了!更有甚者,在对孩子发脾气之后,却在事后美化自己的行为,通过煽情的言语来给孩子解释打你也是爱你,这简直是更深层面的不讲理。


“讲道理”是下侧,发脾气是下下策,发脾气以后加煽情虚伪是下下下策。


总之,教条不重要,教养才重要。卢梭说过,事事讲一番道理,是心胸狭窄的人的一种癖好。有气魄的人是有另外一种语言的,他通过这种语言,能说服人心,作出行动。想让孩子懂道理,家长就要口头少讲道理,行为符合道理,这样孩子才能明白道理——像绕口令了——这就是教育的道理。


部分内容节选自尹建莉《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邮箱(583358621@qq.com)也可拨打我们的联系方式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