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新闻栏目
孩子
转载新闻
研学
学生军训

真正懂教育的父母,都是这样教育孩子的:

时间:2019-01-07


少帅军事特训营

少帅联络微信:13556770093

父母要坚定自己的立场

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时,一定要坚定自己的立场,不要因为疼爱孩子而做出与教育他相反的举动,否则就会纵容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与态度等。只要父母能够坚定自己的教育立场,就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可作为父母,要想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挫折教育,就一定要坚定自己的立场,切不可因为孩子的“可怜相”就心软,要做到有强烈的意志,不轻易向孩子投降。否则,对孩子的挫折教育只是一个空洞口号而已。 


挫折教育建议:

1. 父母不要被孩子的情绪所左右。当孩子出现不良或负面行为,父母在教导他时,千万不可被孩子的情绪所控,或被孩子的泪水软化而被迫妥协,因为这样反而会增强孩子的不良行为。比如,孩子吵闹不休时,可以把他暂时隔离,但运用时一定要注意适当性,而且态度要和蔼,语气要平和、坚定,告诉孩子:“我们都喜欢和你在一起,如果你也喜欢和我们在一起,你必须先学会安静,才能在加入我们。”千万不要恐吓他,而是让他学习纪律,并作出决定。

2.父母应该避免相互指责。当父母在管教孩子这一问题上有差异时,应该多加沟通,以相互支持与鼓励代替相互指责与批评。如今很多父母常常感叹父母难做,孩子难教。但事实上,如果父母肯投入时间,愿意用心去感受和学习,把“尊重”作为管教孩子的基础,把“爱”作为管教的活水源头,那么在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爱心、耐心与信心,将会源源不断地像泉水一样涌出来。父母也会拥有许多别人无法体会的成就和乐趣!

3.注意不要对孩子有语言伤害。 有人曾说:“言语对一个人的伤害往往重于体罚的肉体伤害。”这是非常正确的。所以,父母在提醒或规劝孩子时,应该运用“正向肯定”,而不要运用“否定式的语句”。比如,要劝孩子不要在沙发上跳来跳去时,与其说:“告诉你几百次了,不可以在沙发上跳,你怎么就是不听呢!”还不如说:“你这样跳来跳去,我非常担心你会受伤,所以,请你不要在沙发上了。”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感到父母的真心,才会乐于听从父母的教诲。 

4.父母要有自己的教育原则。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父母一定要有自己的教育原则,切不可随便对孩子妥协。这种教育原则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摸索出来的,对教育孩子是行之有效的。所以,无论孩子如何求情,如何装可怜,父母都不可以丢弃自己的原则。这样,才能让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孩子才会真正成长。

让孩子为错误承担责任

作为父母,要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所犯的错误负责。事情的结果即使很坏,只要是孩子独立行为的结果,就应该引导并鼓励孩子勇于承担责任。父母一定不要替孩子承担责任,否则,就等于给孩子提供了逃避责任的机会,会淡化孩子的责任感。孩子责任感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他将来人生的成败,如果父母想让孩子的未来更美好,就要重视培养他的责任感,让孩子为他的错误承担责任,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行为心理学认为,在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中,惩罚虽然使人感到痛苦和厌恶,然而必要的惩罚是有价值的,因为它对孩子责任心的养成有促进作用。没有惩罚的教育是脆弱的。要知道,惩罚不是体罚,而是一种教育手段,是为了让孩子对自己的错误感到愧疚,学会自己承担责任。

挫折教育建议:

1.让孩子从小事做起。培养责任感不要忽略孩子身边发生的日常小事,小事往往会对孩子责任感的养成发挥巨大的作用。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每天他都会遇到许多小事,而且在小事上也会犯错误,父母一定要善于抓住这些点滴错误,让孩子为错误的言行举止负责,从而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2. 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父母对自己的言行是否负责,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人品和性格。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所以,父母一定有对工作、对家庭、对家人、对自己的责任感,要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全面负责才行。所以,在生活中,父母一方面应该加强对孩子责任感的培养,另一方面也要有意识地注意自己对孩子的影响。  

3.让孩子自己承担过失的后果。作为父母,应该从孩子懂事的那一天开始,就把对他责任感的培养渗透到养育他的每一个细节。让孩子从小就明白:必须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负责,必须逐渐学会承受生命中的一些份量,必须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让孩子自己承担过失的后果,看似很残酷,好像不近人情,其实这正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种深沉的爱。一般来说,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就是父母教育他的时候,因为此时,他的内心会感到愧疚和不安,使得他更容易听得进道理,总结出经验和教训。

给孩子设置一些障碍

在孩子的平时学习和生活中,父母不妨有意识地给他设置一些障碍,以此来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如果父母永远把孩子置于自己的“羽翼”之下,替孩子挡住伤害与失败,那他就永远也学不会如何在打击到来时独自承受。所以,父母要稍稍克制一下“想帮孩子一把”的冲动,给孩子一个“遭遇”挫折的机会。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成功地抗击生活的暴风雨,关键在于父母是否给他创造了合适的机会。所以,一位合格的家长一定会给孩子设置一些障碍。在孩子前进的道路上,父母可以故意给他制造一些小麻烦,把平坦的大道变成小道,让孩子勇敢地走过去,这样,孩子就会重视挫折,敢于战胜挫折。

挫折教育建议:

1. 明确设置障碍的对象。一般来说,设置障碍的对象是经常受到表扬的孩子。因为这些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总会是一帆风顺,所以要给他增加一些挫折,创设一些障碍。而对那些受挫较多、性格内向而又脆弱的孩子,则不适宜采用这种方法。

2. 设置障碍一定要适度,要循序渐进因为孩子受挫的经历比较少,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差,因此在设置障碍时,孩子的年龄越小,设置障碍应该越少,难度也应越小,障碍发生的频率应该越低。对于受挫较多的孩子,设置障碍应少,甚至可以不设障碍。另外,障碍的设置应该循序渐进。也就是说,障碍应该由小到大,由少渐多,切不可一开始就给孩子一个下马威,否则就会摧毁孩子的自信心,达不到教育目的。

3.设置障碍把握好目的性与针对性。父母在给孩子设置障碍时,一定要把握好目的性与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利于提高孩子的适应能力,增强他的韧性,同时又不会超过孩子的心理承受限度而使孩子丧失信心,当然,父母还要及时鼓励孩子进一步努力。 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障碍是孩子的特殊财富,而这恰恰又是父母容易忽视的。

4.鼓励孩子勇于克服障碍。在给孩子设置障碍的同时,父母也要鼓励孩子勇于克服障碍,并帮助孩子分析受挫的原因,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及时勉励他正视现实,勇于进取。所以,父母一定要对孩子的努力和行为作出正确评价,同时让孩子也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这才是鼓励孩子克服障碍的关键。当然,除了鼓励之外,还应该有表扬。当孩子克服障碍后,父母一定要及时表扬孩子,以强化孩子的积极行为,增强孩子战胜苦难的信心与勇气。

 

不包办孩子的事情

如果父母只想让孩子生活舒适,包办孩子的全部事情,不让孩子动手、动脑,那么父母就等于把孩子的手、脑都束缚起来,结果只会导致孩子什么事都不会做,也不愿意做。

让孩子适当受点挫折,对他的一生都会有益。对现代家庭来说,让孩子品尝一点生活的磨难,让他懂得人生的道路是坎坷的,并学会从挫折中接受教育,对孩子的独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心理承受力是十分有效的。反之,将来孩子长大进入社会独立生活、工作时,就没有自理能力,这会给孩子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影响他的学习和工作,甚至可能因为缺乏自理能力而断送他的美好前程。

挫折教育建议:

1. 从小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作为父母,应该从小就锻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从孩子两三岁开始,就可以让他独立睡觉,要求孩子自己吃饭、穿衣服、整理床铺、收拾玩具、入厕等;孩子稍微大一点,就可以让他打扫房间、替父母买东西等;再大一点时,就可以要求他独立解决比较复杂的生活问题等。只有让孩子从小学会独立生活,他才可能在生活中成熟起来,才会应对挫折。

2. 孩子跌倒了,让他自己爬起来。如果父母真正爱孩子,就放开孩子臂膀吧,让他在蔚蓝的晴空展翅高翔!要知道,自由的鹰远比禁锢在笼里的小鸟飞得更高、更远。每个孩子都会跌倒,但一次次跌倒后自己爬起来,他就会站得更稳;同时,他幼小的心灵也会更深切地体会到:不能哭,要自己爬起来!

3.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一位做父母的,都应该让孩子从小就懂得,他和父母一样,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人而存在的,应该从小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处处依赖别人。要让孩子自己处理问题,就应该让孩子学会自己生活。要想让孩子成为生活的强者,父母首先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处理问题,让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而让他学会自己生活,把握自己。  

让孩子在挫折中成长

有人说,挫折对不断前行的勇者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的确如此,对孩子来说,挫折是他成长的必修课。要知道,没有经历挫折历练过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为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

所以,父母要让孩子了解,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生气和挫折感,都是一个非常自然的情感反应。当孩子无法达成他所希望的目标时,建议父母最好还是将问题留给孩子,鼓励孩子勇于面对挫折,让孩子学习如何自己处理、解决。

挫折教育建议:

1.让孩子从小经历挫折锻炼。当今,孩子大都生活在长辈的宠爱下,父母的溺爱下,所以,多数孩子存在着依赖心理,他们敏感、不愿承受困难、也不能接受批评。其实,这样对孩子良好的个性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只有让孩子从小就经受一定的挫折锻炼,才能使孩子学会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父母一定要找到挫折教育的正确方法,让孩子有应对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从挫折中接受教育,并得以健康成长。 

2.积极引导孩子面对挫折。事实上,对于孩子来说,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作为父母,应该从积极的方面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使他认识到困难和挫折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并教育他如何应付所遇到的挫折,帮助孩子战胜内心的恐惧,让孩子直面挫折,抵抗挫折,提高挫折耐受力。 

3.让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告诉孩子,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失败不知道反省,没有从中总结经验以迈向成功。美国著名成功学家戴尔·卡耐基曾说:“从失败中培养成功。障碍与失败,是通往成功的两块最牢靠的踏脚石。若肯研究它们,利用它们,便没有别的因素更能对一个人发挥作用。”所以,一定要让孩子正确面对失败,从失败中获得成长。 



-少帅近期火热活动-


- 少帅往期精彩回顾 -

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更多
↓↓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邮箱(583358621@qq.com)也可拨打我们的联系方式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